本书是钱德拉塞卡的演讲稿的合集,原名是“Truth and Beauty”,译者认为这个中文名更有传播度。事实上,译者确实是对的,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就联想到了《哥德尔、艾舍尔、巴赫》。本书的主题是科学、真理与美,就是英文名总结的那样,其中探讨了科学家对真理和美的追求。

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:不同的创造模式

其中“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:不同的创造模式”在书中的第三章,主要讨论为什么科学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会有不同的创造模式。

尽管科学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都有一个共性——他们都在追求美,然而他们的创作巅峰期却截然不同。大多数文学大家的创作巅峰期在 30 岁以后——莎士比亚的创作巅峰期在中年时期,从《仲夏夜之梦》到《哈姆雷特》;贝多芬的高强度创作时期同样在 30 到 40 岁左右,从 1801 年的《第一交响曲》到 1812 年的《第八交响曲》。但是,科学家似乎完全相反,科学家的创作巅峰常常在生涯的早期。以爱因斯坦为例在 1905 年时年 26 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划时代的论文,这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,但是除了在 1915 年成功建立广义相对论,在此之后,爱因斯坦逐渐与物理学的发展失去联系。牛顿在23 岁的年纪就做出了三大发现:微积分、光的色散和万有引力定律,而在 42 岁完成《原理》之后牛顿便没有再认真地进行过科学研究了。同样的,赫胥黎也曾说“一位过了60岁的科学家害多益少”,而哈代对拉马努金的早逝也表示“但是,一个数学家到了30岁已经是比较老的了。因此,他的死也许并不像表面上那样是一场灾难……”。

为什么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的创造模式如此不同呢?文中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,或许这确实是一个过于宏大的主题了。

爱因斯坦与爱丁顿:接近世界真相之人

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有名的反对量子理论的话——上帝不掷骰子,然而爱因斯坦却是提出相对论、改变人们时空观的人——无比接近世界真相之人。爱丁顿是第一个向英文世界普及广义相对论的人,他开创了现代理论天体物理学。然而,爱丁顿在晚年激烈地反对钱德拉塞卡关于白矮星的论文。在 1935 年的皇家天文学会会议上,钱德拉塞卡阐述了关于白矮星的坍缩的研究,他的研究表明如果一颗星体质量大于 1.4 倍的太阳质量,那么巨大的引力就会使得星体超过白矮星阶段继续坍缩。这其实是黑洞理论的起源,并且钱德拉塞卡因此获得了 198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但是爱丁顿强烈反对,坚称“我相信,一定有一条自然法则阻止星体按这种荒谬的方法演化。”并当众撕毁了论文,不仅使得钱德拉塞卡无法在英国谋职位,也让这个理论被束之高阁几十年无人问津。

这不禁令人发问:为什么具有伟大洞察力、如此接近真理的科学巨匠却坚决反对新理论呢?这大概是人们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:

“由于缺乏更合宜的词,我只能说,似乎是人们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。这些人曾经具有伟大的洞察力,做出过意义重大的发现。此后,他们就相信,他们能在一个领域里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,说明他们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,而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。但是,科学并不承认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。大自然曾一次又一次地表明,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,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。”